凤翔县三宝
发布时间:2015年06月18日 作者:西凤酒商城 查看次数次
西凤酒产于陕西翔县柳林镇。此酒属复合香型大曲白酒,“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香”五味俱全,且诸味谐调,酒液清沏透明,甘润挺爽,有水果香,回味舒畅,以其风味独特跻身于名酒之林,驰名中外。
相传凤翔县酿酒业始于周秦,盛于唐宋。因凤翔古名雍城,是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秦穆公建都的所在地。从周初以来是民间传说产凤凰公投酒于河的典故。据《凤翔府志》记载,在公元前600多年的秦穆公时期,凤翔就已有美酒佳酿。当地出土的文物中,有属于周朝和战国时期的酒器,说明当时饮酒风气的盛行和酿酒业的发达。唐贞观年间,吏部待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路过此地,曾以“送客亭子头,蜂醉蝶不舞,三阳开国泰,美哉柳林酒”的诗句赞美西凤酒。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凤翔任职时就留下了“花开酒美喝不醉”的诗句。曾有“东湖柳,柳林酒,妇人手”被称为凤翔三绝。
西凤酒为世界名酒。1910年的清宣统二年,曾参加南洋劝业会的展销评比,荣获二等奖,1952年在中国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上评为八大名酒之一。继后,又分别在第二、四、五届全国评酒会上3次被评为国家名酒,并荣获金质奖章。
腊驴肉
腊驴肉,又叫卤驴肉、五香驴肉、腊香驴肉,是关中西府凤翔县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,其中的腊钱肉,以奇特味美而驰名全国,荣获国家优质产品称号。
腊驴肉是由商周时代宫廷内“膳用六牲”演变发展而来,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。凤翔县早在商周时期就曾经是成周兴王之地,嬴秦创霸之区,是关中西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历史上从先秦建都以后的各个朝代,均为州、郡、府、路之治所。公元1941年后,陇海铁路建成通车,凤翔作为关中西部的中心地位被宝鸡所取代。
自古以来,凤翔的秦川牛、关中驴较有名气。常言道:“驴肉不多,全凭证个爪爪。”这里说的可不是驴蹄子,而指的是4条驴腿子。腊驴腿肉就是4个大腿上的几块好肉,在明清时期以凤翔城关铁沟村所产的最为上品,人们食后赞其为“天上的龙肉,地上的驴肉”。
“腊驴腿”是凤翔县久负声名的传统肉食品名特产,据《凤翔县志》记载,清末,凤翔县城东关苏石娃制作的腊驴腿以其特色远近闻名,“腊驴腿”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就是他传于后世的。苏石娃人称“壮腿”,以宰杀残牛、残驴为业,逢冬腌制“腊驴腿”。由于苏独家制作,且工艺独特,产量不多,市面上甚为稀罕,故价格昂贵,一般平民很少食用,多为官吏豪绅、大贾富户春节或元宵节进贡上司和馈赠亲友之名贵礼品。
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慈禧太后逃到西安,食不甘味 ,夜不能寐,宫廷总管李莲英绞尽脑汁寻找美味佳肴,仍得不 到慈禧的赏识。陕西巡抚端方通过李莲英将凤翔特产腊驴肉奉 上,慈禧知道端方吃食讲究,便动筷子尝了几口,随即脱口赞 道:“这东西好,香而不腻,淡而不俗,比御膳房这伙脓包做 的更有味道,话传下去,过年时可不能无此佳肴。”李莲英便 传谕凤翔府,把腊驴肉作为贡品,以后每年5000斤,送达京师 。
责贡腊驴肉的文书传到凤翔,凤翔人大为惊恐,向朝廷贡 奉5000斤腊驴肉耗费过大,凤翔百姓皆暗中痛斥慈禧太后贪婪 ,端方、李莲英等谄媚者祸国殃民。
苏石娃深知每年“例贡”5000斤腊驴肉给凤翔人带来的灾 难之大,便以平时积蓄银子买了10斤腊钱肉,找人包好,写上 “上上贡品”四字,贿通送贡的差人,来了个掉包之计,将“ 上上贡品”掺入年贡之内,送往长安。他也带了些银子进了长 安。
陕西抚院接到凤翔贡品后,将没字的贡品送给各个官员, 找出“上上贡品”恭送御膳房。新春佳节,慈禧太后又尝到了 凤翔所产的“腊驴肉”,而且感觉这次贡品的肉色金黄发亮, 嫩酥可口,味道鲜美,不觉胃口大开,满盘而尽。
此时,苏石娃出现在长安街头,他给衣着破烂的小孩子送 些糖果吃,教给他们自己所编的歌谣。不过几日,长安城里的 小孩子们都唱起了这支新歌谣。
正月十五,慈禧太后赏过花灯回到行宫,忽见宫人三三两 两,窃窃私语,便传询一名宫人,这宫人被吓得直打哆嗦,讨 个不死,便直言奉告,他们听到长安城里街谈巷议慈禧太后过 年吃的“腊驴肉”的事,还唱:“宰公驴,腌制急,钱儿肉, 味道美,稀世珍馐,老佛开胃。”
慈禧太后一听大为恼怒,本要杀人,但又想起春节所吃的 “腊驴肉”与上次所吃的确有不同。如果杀了人必留口实,名 声不好。便明令取消凤翔腊驴肉的“贡例”,凤翔百姓由此躲 过一劫,凤翔腊驴肉也因此声名大振。
解放后,凤翔腊驴肉同西凤酒曾一起登上国宴。1998年, 西府牌腊驴肉、金钱肉曾在中国杨凌博览会上获得“后稷金像 奖”。
阅读() 来源:西凤酒商城